更新时间:2022.08.15
目前,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并没有关于审理承揽合同纠纷的解释。审理承揽合同纠纷是指审查与处理在签订承揽合同时发生的纠纷。根据法律规定,承揽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共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解释中,关于夫妻债务的具体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十四条等。前述法律规定,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
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对工伤保险制度作了一些新的规定。随后,国务院对《工伤保险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随着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工伤保险参保范围进一步扩大,参
减刑、假释的具体程序: 1、提请减刑、假释,应当由分监区召开全体警察会议,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结合罪犯服刑表现,集体评议,提出建议,报经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同意后,报送监狱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审查。 2、刑罚执行(狱政管理)部门完成审查后,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所出台的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已于2015年6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为正确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为正确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工伤保险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事送达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提高送达效率,全面推进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制度,规范送达地址确认书内容。并且积极主动探索电子送达的有效方式,建立专门的电子送达平台,或以诉讼服务平台为依托进行电子送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司法解释,该解释规定了能够认定为夫妻债务的三种情形。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一般由审判员或由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刑事案件中,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
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