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2
遗赠是公民以遗嘱方式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受遗赠人必须在遗赠人死亡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不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
遗赠抚养协议可以优先于遗嘱继承。继承开始后,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赠抚养协议又立有遗嘱,内容相冲突的,以遗赠抚养协议的内容为准;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嘱处理。
赠与协议合法有效的死后可以继承;如果是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是其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对于遗赠与遗赠抚养协议,两者都属于法律行为,其中遗赠属于死后生效的行为,而遗赠扶养协议是死后生效行为,以及生前生效行为的结合。所以说,其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基于此,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下面将为大家详细的介
一、遗赠扶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指公民与扶养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订立的有关扶养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的协议。 二、遗赠 遗赠指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或
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一样都是以赠与的方式处理遗产,但两者在法律特征上是根本不同的。 其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两者的法律行为性质不同。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不需要任何他人的意思表示即发生法律效力,遗赠扶养
1.遗赠,是指公民以遗嘱方式将其遗产中财产权利的一部分或全部赠给国家、集体组织、社会团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在遗嘱人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立遗嘱人为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为受遗赠人。 2.《中
一份生效的遗赠扶养协议,必须要符合以下这六个要件: 第一、遗赠人必须要有遗嘱能力,即自然人依据法律规定享有的设立遗嘱,以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 第二、遗赠人必须为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第三、遗赠
受遗赠人,是指遗赠人在遗嘱中指定的接受其部分或者全部财产的人。遗嘱继承和遗赠虽然都属于通过遗嘱的方式来处分相关财产。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中的受益人是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受遗赠人须为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外的且在遗赠人的遗嘱生效
赠与与继承的主要区别在于,赠与法律关系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之间,而继承的法律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人之间。因此,二者的产生基础有所不同。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能够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人,包括了法定继承人以及遗嘱继承人。这里所说的法定继承人主要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