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6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认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既遂后会被这样判刑: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传染病是危害严重的流行性疾病,不仅严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具有表现形式有: 1、对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地区或者突发传染病病人,未按照预防或者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不当,造成传染范围扩大或者疫情、灾情加重的; 2、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别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灾情
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1、本罪的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2、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4、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相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具体规定为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为过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刑事责任的认定标准: 1、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刑事责任,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后果特别严重的
符合下列标准的,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才立案,即主体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而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立案规定应是: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的;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造成人员死亡或者残疾的;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进行立案。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结果犯。根据法律规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属于过失犯罪,所有的过失犯都只能是结果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九条规定,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知道自已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