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民事诉讼上诉程序: 1、当事人对当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定不服的,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其他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的名称、案件的数量和
被害人的行政处罚不满能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复议是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
以下行政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
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是需要法定理由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7条和第274条的规定,被申请执行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可以裁定不予执行。第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
可以。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进行: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出。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听证的时间、地点。 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
未成年人可以在法定代理人的代理下申请行政复议。《民法典》的规定,小于八周岁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行为应由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需通过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
(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适用简
对行政复议不服可以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应当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审判决上诉期间不可以申请执行。在上诉期间,一审判决尚未生效。如果上诉期限届满,当事人没有上诉的,一审判决生效,可以申请执行。根据法律规定,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
行政强制执行是可诉的。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强制执行行为不服的,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强制执行行为之日起的六个月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裁定书是能申请强制执行的。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生效的行政裁定书,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行政机关有执行权的,也可以自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