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这里的刑罚包括自由刑与罚金,主要是自由刑。
按照以下标准判断是否是单位犯罪: 1、单位犯罪的犯罪主体,要求是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 2、主观罪过形式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3、客观方面要求,法律有明确规定单位构罪的行为才属于单位犯罪。
认定对单位行贿罪的条件是: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单位正常管理活动。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且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客观方面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财物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可以认定为单位行贿罪。单位犯该罪的,应该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为牟取本单位的非法利益,由单位负责人或经单位领导集体决定,实施了刑法明文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叫单位犯罪。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判处刑罚。
1、对现有单位进行公司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尤其是企业事业单位没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使得企业成为行政的附庸。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简政放权,政企分开。企事业单位有了自主权
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实施的,具有危害性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单位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只有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按照单位犯罪定罪处罚。 刑法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要属于破坏经济秩序、环境资源、危害公共卫生的
以单位的名义实施走私犯罪,即由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单位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其他人员决定、同意,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违法所得大部分归单位所有。单位走私的单位的范围只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
人民法院受理单位犯罪案件,除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外,还应当审查起诉书中是否列明被告单位的名称、住所地以及代表被告单位出庭的诉讼代表人的姓名、职务、通讯方式。
如果认定构成单位犯罪,则此时一般是采取的双罚制,当然也有存在单罚制的情况,只不过情况不太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对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自动投案的实施者只能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能是单位本身。既然《刑法》将上述人员的有关犯罪行为作为单位犯罪处理,其自动投案行为实质上也代表了单位。 2、必须如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