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8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仲裁庭应当裁决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造成劳动者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持;用人单位拒不执行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
当事人在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内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限再继续计算。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后果就是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当事人一般不能通过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其劳动争议。该时效期间一般是一年,若当事人要提请仲裁的,就需要及时去进行申请。
申请劳动合同纠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用其它方式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例如工作证、银行流水、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其它的书面材料等。
劳动仲裁是否已经生效要根据不同的劳动争议案件决定。例如: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费用,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没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2008年5月1日前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时效为六十天。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1、劳动仲裁超过时效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2、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