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2
遗嘱的变更和撤销方式有明示方式和推定方式两种。遗嘱变更、撤销遗嘱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且内容相抵触的,推定变更、撤销遗嘱。现行继承法第20条第2款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公民变更遗嘱的基本要求如下: 1、遗嘱人变更遗嘱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变更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 3、遗嘱变更的内容及形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4、其他基本要求。
1、遗嘱变更的条件是遗嘱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并且有变更的行为。遗嘱人可以自己撤销遗嘱,不需要经过他人的同意,即使是经过公证的遗嘱也是可以撤销的。 2、法律依据:《民法典》 (1)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
常见的遗嘱方式有以下几种: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上述遗嘱方式。只要立遗嘱人愿意,而且有行为能力随时可以到公证处撤销原来经过公证的遗嘱。
遗嘱的变更是指遗嘱人在遗嘱设立之后、生效之前依法变动、更改原立遗嘱的部分内容的单方要式法律行为。遗嘱的撤销是指遗嘱人依法取消原立遗嘱全部内容的要式法律行为。遗嘱的变更和撤销都阻却遗嘱人原立遗嘱发生效力
公证了的遗嘱可以通过再立公证遗嘱的方式进行变更。如在遗嘱公证后,又另外再办理了一份公证遗嘱,则在2份遗嘱间对同一财产的继承上应以后一份遗嘱为准,实际上就是对前一份遗嘱的部分变更或撤销。 变更公证遗嘱的
遗嘱,是指自然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个人财产或事务做出的个人处理。遗嘱一般于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1、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有遗嘱能力,即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具备
债权人变更的意思就是债权转让,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债权的转让需要同时满足下面几点条件: 第一,债权应当有效存在。只有合法的,依据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而设立的债权,才是有效存在的债权,才能进行转让; 第二,债权具有可转让性。比
根据《继承法》相关的规定,遗嘱见证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遗嘱见证人应该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如果遗嘱的见证人,在遗嘱人立遗嘱时,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但之后因其他原因丧失了行为能力,此种情况下不会影响该遗嘱见证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