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8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民间借贷是债权债务关系,在法律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借贷双方通过签订书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依法确立了法定利率的司法红线,具体包括“两限三区”:一区为超过36%的部分不保护;二区为超过24至36%部分类推自然债务,给了就不能主张返还,没给的也不能主张要;三区为24%以下部分
法律承认的家暴证据包括:受害方就医时医院开具的病历记录或检查照片;受害方在遭受家庭暴力后的报警记录;相关鉴定机构对受害人所作出的伤害鉴定结果;以及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
一、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而非“生效”。 二、高利放贷行为无效 三、对于利息的规定的变化,第一种情形是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第二种情形、借款合同双方虽约定利息,但利率约定不明。
通常来说,民间借贷是合法的,但必须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否则不受保护。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年利率24%。如果两人发生借贷纠纷,贷方收取的高于法律规定的利息部分,法律不予保护。由于民间借贷多属私人交易行为,往往
法律关于相邻关系侵权的规定是:相邻权纠纷的处理原则是兼顾利益、提供利益。相邻各方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互相协作,兼顾相邻人的利益;处理因相邻关系发生的纠纷时应从有利于有效合理的使用财产,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出发。
民间借贷融资的相关形式有企业集资型借贷(主要分为企业集资和社会集资);低利率互助型借贷(主要是城乡居民、个体私营企业主之间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的无偿或有偿的相互借贷行为);发放高息型借贷(融资主体主要是个体及民营中小企业);以及不规范的中介借
对于民间借贷融资的相关形式包括:企业集资型借贷(主要分为企业集资和社会集资);低利率互助型借贷(主要是城乡居民、个体私营企业主之间用自有闲置资金进行的无偿或有偿的相互借贷行为);发放高息型借贷(融资主体主要是个体及民营中小企业);以及不规范
1、自然人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或对利息约定不明的,出借人不得主张利息。 2、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素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为: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离婚法律规定: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当婚姻登记机关发现双方确实是自愿的,并适当处理子女和财产问题时,将发给离婚证。男女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部门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也于2020年12月31日发布了修改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