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30
行贿罪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认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应从其构成要件上掌握: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影响力与请托人交易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较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其他关系密切的人。 4
1.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给国家和社会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3.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4.强行索取财物或多交受贿,数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 5.拒不交待罪行,积极转移、隐匿罪证,订立攻守同盟的等。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如何量刑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1.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当然也有,但也不是你说的人为可操作性很大。举几个例子:一个犯罪嫌疑犯用锤子把人打死。一锤子打死和一锤子没打死后又接着打了几锤子才打死。后者就为情节恶劣或严重。同样是抢劫,持械抢劫和不持械就有区别,前者
受贿罪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
诽谤罪是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
行贿罪指的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犯罪行为。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也是按照行贿罪进行处理。行为人犯行贿罪的,可以处
刑事犯罪对家人的影响,只要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其家人不得报考人民警察。 1、直系血亲和对报考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依法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的; 2、直系血亲和对报考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中国的境内或者境外从事颠覆国家政权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