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31
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所有收入人扣除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后的余额,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包括现金、实物和证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除特殊项目外,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一般允许从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x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法修改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调到了5000。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1、不超过36000元的,3%; 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为10%; 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为20%; 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为25%; 5、超过420000元至66000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包括以下: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所得。 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