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1、术前:申请人XX于2014年下半年后感觉右肩关节疼痛不适,于2015年7月7日下午(医院篡改病例写成是2015年7月5日入院,实际就是2015年7月7日入院),至XX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右冻结肩;医院在没有告知患者术中、术后或者操作后
医疗纠纷案件起诉需要提交的资料有起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身份证明资料,一般是身份证;基本证据,比如出院证、收费票据、造成的损害后果等。
医疗纠纷调解解决的步骤有: 1.当事人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和理由等; 2.口头申请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和理由等,并经申请人签字
医疗纠纷的第三方调解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的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法院的调解。医疗纠纷的第三方是指医疗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协调、帮助、促进下,进行谈判、商量,然后取得一致意见,消除医疗争议,签署调解协议。
医疗纠纷调解的条件有: 1、医疗纠纷协商的前提 2、合法协商的条件 3、无效的协商协议 4、双方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协议条款 5、保证协商协议合法有效的途径
一、医疗鉴定需要以下材料: 1、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
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二)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
一、医疗纠纷的行政调解方式: 行政调解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医疗纠纷的调解。卫生行政机关调解的范围是当事人之间关于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争议;调解是可选择的并且不具有强制力,其履行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实践中,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行政机关以及行业主管
劳动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的提供的材料有,劳动仲裁申请书,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如果劳动者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1、发生医疗纠纷后,作为患方当事人应首先依法向医方申请复印客观病历(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
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有: 1、双方自愿协商; 2、申请人民调解; 3、申请行政调解;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全国医疗纠纷的调解方法有: 一、患者与医院协商解决发生医疗纠纷后,医患双方进行沟通,双方达成共识后,签订调解协议书,以此种方式解决医疗纠纷,通常称之为“私了”。 二、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是政府的一级职能部门,其职责主要是贯彻
医疗纠纷出现后的调解流程如下: 1、医疗纠纷或投诉发生后,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2、因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所在科室应先进行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