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3
从犯能减轻刑事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自愿认罪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所以最终是否可以从轻处罚由法官根据具体情况自由量裁。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
能减轻处罚。《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对中止犯的处罚是: (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 (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过失犯罪的处罚一般可以从轻处罚,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的行为应当预见到危害社会的可能结果,或者已经预见并且轻易相信可以避免,从而产生这种结果的犯罪行为。对于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中明确规定为犯罪,才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犯罪未遂会从轻处罚。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行为人构成犯罪未遂的,法院会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
若犯罪行为人为残疾人的,则我国人民法院在对其进行量刑时一般应当对其从轻处罚。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虽然没有对所有类型的残疾人犯罪量刑是否从轻作出明确规定,但明文规定了盲聋哑、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精神病人在不具备
诈骗罪刑事和解可以从轻处罚。如果诈骗案件已经和解了,或者已经进行了赔偿是可以从轻处罚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从轻处罚就可以不进行处罚,诈骗案件如果已经构成了诈骗罪是需要接受法律制裁的。
过失犯罪一般是不可以从轻处罚的。根据《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法院态度不好可以投诉,人民法院法官的违纪行为,由有关基层人民法院的监查室处理,也有上级法院监察室处理的情况。在监察部门决定立案调查后,调查时限一般为三个月,而后才可能做出处理决定。而对于法官触犯我国《刑法》的严重违法行为,则可以向检察机关检
认罪认罚的从宽幅度一般应当大于仅有坦白,或者虽认罪但不认罚的从宽幅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自首、坦白情节,同时认罪认罚的,应当在法定刑幅度内给予相对更大的从宽幅度。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不作重复评价。对罪行较轻、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特别是初
犯罪未遂要负刑事责任,要判刑。但是可以适当从宽处罚,即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施了犯罪,但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需要注意的是,犯罪未遂是可以从宽处罚,而不是应当从宽处罚。
认罪认罚是法定从轻,从宽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