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1
老人离婚后赡养协议能反悔。抚养关系确定后,如果父母的抚养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子女要求改变抚养归属,可由双方协议变更抚养关系,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子女不赡养老人还能分到财产,但是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在我国协议未涉及的财产。首先要分清一方的存款中属于个人财产和双方共同财产。对于个人财产的,不参与分割。对属于双方共同财产的,夫妻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起诉讼,由法院决定判给哪一方。 一般如果离婚了,财产的分割遵循以下原则: (一)
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协议书的写法:写明协议双方的基本身份信息;写明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此处展开写明财产分割的相关约定)、债务承担等主要内容;当事人签字,写明时间。
1、赡养人、被赡养人的基本信息。 2、赡养的基本原则、赡养人的主要义务、赡养的方式、周期、赡养费及共同承担的费用数额、给付方式、给付时间、属于全体赡养人共同分摊的费用、被赡养人的丧葬费用分担和遗产继承、协议变更的条件和争议的解决方法、违约责
离婚协议书要包括以下的内容:1、双方的身份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2、双方协商一致离婚的意思表示,当然也可以具体写明离婚的原因;3、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的分配的协商结果;4、如果有子女,需要写明子女的抚养权、抚养费等问题;5、
债权人撤销债务人离婚协议财产恶意转移行为是可以的。债权人主张撤销债务人离婚协议中转移财产条款的,应当从债权人是否存在有效债权、债务人是否存在无偿转让财产行为、债务人是否具有足够资产清偿债权等方面综合考量后作出认定。撤销权行使期限自债权人知道
赡养协议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正当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之一。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赡养协议是能反悔,但是主要条件还是需要当事人的协议的,协议条件需要法院判决通过才是有效的,但是,反悔后的应当有序的签订解除赡养协议,撤销赡养协议,当
签了赡养协议可以反悔。但需要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其他赡养人同意的,才可以反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且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若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就协议进行变更或者解除。如果一方就
财产可以被写进赡养协议中,《民法典》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只要赡养协议定立的方式和协议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就是有效的。
离婚协议中常见的问题有:离婚协议需要双方当事人都要签字同意,不确定性大;离婚协议内容过于简单概括,不具有可操作性;离婚协议某些概括性条款的约定过于宽泛,可能会伤害弱势方;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有争议,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赡养协议和房产转让协议是可以一起写的。 公民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第三人(也可以是集体),或者继承人签订扶养协议,并转让其房屋(作为扶养的条件)。
可以撤销。受赠人拒绝赡养,这个时候老人可以撤销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或集体组织与公民订有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或者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