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取保候审保证人违反义务的后果有: (1)司法处分即罚款。法律规定,被保证人有违反刑事诉讼法关于遵守保证义务的行为,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 (2)民事责任即保证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对于出于过失的,行为人除了可
取保候审做担保人承担的责任如下: 1、监督被保证人遵守相关规定; 2、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
近亲属或者律师才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满足条件的朋友可以作为保证人。 1、保证人必须与本案无牵连,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嫌的犯罪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保证人不能是本案的同案犯,也不能是本案的证人。 2、保证人应当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保证人应
取保候审保证金在法定条件下是能退回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法律相关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并没有统一规定的数额,按罪行的轻重以及个人经济状况确定。在司法实践中,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按照以下标准收取: (一)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二)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是三天之内,按照法律规定,办案机关在接到取保候审申请三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逮捕以后取保候审难度相对加大,但并非不可能,即使公安阶段没有成功,到检察院起诉科时仍然可以积极争取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保证金在解除取保候审后,由执行机关及时退还本人。 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确有犯罪事实的仍然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取保候审期限不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侦查、起诉、审理,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取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
保释金数额是指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其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也就是保释金。对于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相关法律只规定了一个最低起点为一千元,具体数额由办案机关综合考虑确定。
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
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