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依据有关规定,2022年的农村宅基地的新政策有: 1、农村的村民一户可以有一处宅基地,并且根据面积标准建设住宅; 2、村民可以自愿退出,允许在农村集体内部进行转让; 3、宅基地房屋建设面积超出的需要交纳一笔费用; 4、村民不可以自由买卖宅基
农村宅基地的过户应当向村民居委会提出申请,其过户流程如下: 1、原宅基地和现宅基地使用者共同向村民委员会申请; 2、村委会向国土资源所申请; 3、国土资源所地籍调查,或国土局地籍调查,公示十五日。
不能,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的集体土地,不是国有土地。经依法批准的农村宅基地,房屋建成后,可以到当地国土部门进行土地初始登记,申领宅基地使用权证。如果是属于转让房产而隐形交易土地使用权的,要到国土部门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申领宅基地使用权证。
首先要让申请人先书面进行提出申请,然后在上交以所需要材料,提交材料完以后,相关工作人员会受理,然后会发布公告和审核,最后再上缴相关收费,并且再记载于登记簿中,就能发放证书。
我国实行“地随房走”原则,“农转非”人员如果仍对原在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拥有产权的,可依法享有宅基地使用权。但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灭失,则不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安身立命的基础,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农村宅基地面积当地标准是:使用耕地的最高不得超过125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的最高不得超过140平方米;山区有条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得超过160平方米。
农村居民宅基地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或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当地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确定使用权,其超过部分退还集体。 我国公民对宅基地(
我国的宅基地使用权不可以继承。宅基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集体召开会议统一进行讨论审批分配,宅基地使用权不属于被继承人遗留的合法财产,不能被继承。
宅基地遗嘱继承书应当写明以下内容:1、遗嘱人的名称和基本情况;2、立遗嘱的理由;3、遗嘱人所立本遗嘱的相关财产的名称、数额和所在地;4、遗嘱人对遗产的处理意见;5、遗嘱的份数;6、立遗嘱的时间和地点;7、立遗嘱人、见证人和代理人的签名和盖章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纠纷可以起诉,但起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分户后的宅基地,一般有三种继承方法,具体如下: 1、父母留有遗嘱的,那么可以通过遗嘱继承分户后的宅基地; 2、没有遗嘱,但是父母留有遗产扶养协议的,那么可以按照协议继承分户后的宅基地; 3、既没有遗嘱,又没有遗产扶养协议的,那么可以按照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