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1
驰名商标保护的内容是:尚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已经注册的驰名商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其他人存在复制、摹仿等行为,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
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 1、申请注册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造成混淆的,不予注册,禁止使用; 2、申请注册或者不同类似商品注册的商标是复制、复制或者翻译他人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可能
(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对恶意
驰名商标是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其中相关公众是指与商标所标识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和与前述商品或者服务的营销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经营者及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根据中国《商标法》的规定,认定驰名商标
侵犯名誉权的认定: 1、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 2、行为人行为违法。行为人侵害名誉权的对象应当特定而明确,具有指向性;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法院经常使用“势必”“应当”“足以”等词汇,以说明其认为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后
在侵犯名誉权的案件中,确定是否构成侵犯名誉权的责任必须符合以下四个要件: 1、侵权人的主观过错。侵犯名誉权责任是一般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侵权人有主观过错; 2、有损害后果。名誉受损,受害受害者的社会评价; 3、侵害人行为的违法性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于商标侵权行为进行的处罚如下: 1、责令停止侵权。具体措施如下: (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没收及销毁侵权商品。 (3)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处以罚款。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
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权利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或者注册商标使用许可费的1倍到3倍的范围内确定赔偿数额。无法查清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酌情决定的法定赔偿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申请驰名商标要求提交以下材料: 1、证明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知晓程度的有关材料; 2、证明该商标使用持续时间的有关材料,包括该商标使用、注册的历史和范围的有关材料; 3、证明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的有关材料,包括广告宣传
申请驰名商标要求提交以下材料: 1、证明有关公众对该商标知晓程度的相关材料; 2、证明商标使用持续时间的相关材料,包括商标使用、注册历史和范围的相关材料; 3、证明商标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的相关材料,包括广告和促销活动的方
商标侵权的,需要承担商标侵权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任何人均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举报。且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涉嫌犯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