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3
1、行政责任责令立即停止销售;没收、销毁侵权商品;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
(1)以核准注册的商标为准,而不是以商标注册人实际使用的商标为准; (2)以普通消费者的一般注意力为评判的主观标准,采取整体比较与商标显著部分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第三款明确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够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即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也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不知情的侵权
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刑事犯罪。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商标侵权,一般根据其违法经营金额的多少,去决定是由工商部门进行行政处罚,还是移交公安部门进行立案处理,如果由公安部门处理,一
商标侵权最坏结果是构成刑事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然后处以相应罚款,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
商标侵权界定方式是: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标权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了实际的损失。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判定是侵犯商标权的标准: 1、行为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或明知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 2、行为人实施了擅自使用、伪造、制造、贩卖他人注册商标等违法行为; 3、行为人的侵权行为与商标所有权人遭受的实际损失具有法律上的牵连关系。
恶意抢注商标行为是违法行为,但抢注和侵权是两个概念。 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明文规定,申请注册商标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对于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权利人可以在商标公告期内提出商标异议,商标主管机关查证属实
判断商标侵权的方法如下: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也称为反向假冒行为;3、销售侵犯注
商标法中对驰名商标的侵权的认定方式:首先应当确认该商标是否属于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然后再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主管故意,是否实施了复制、摹仿或者翻译等行为,行为与损害结果是否具有相应的因果关系等,综合确认是否存在侵权行为。
1、撰写起诉书; 2、向管辖法院递交起诉书及相关证据材料; 3、法院审查并受理; 4、开庭审理; 5、法庭调查; 6、法庭辩论; 7、法庭调解; 8、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