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7
变更合同的协议一般自成立时生效。如果该协议是当事人依法订立的,一般自依法成立时生效;如果该协议以办理批准等手续为其生效要件的,则自相关手续完成时生效。
合同主体变更后原合同是否还能生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变更合同。合同变更是以原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基础的,即使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使得合同发生变更,也不应该超过原本的合同关系,并且只有在特定情况
合同主体变更的效力: 1、债权债务全部转让的,原债权人或者债务人退出合同关系; 2、债权债务部分转让的,合同对双方仍有约束力; 3、债权受让人取得有关从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
变更合同主体的方式是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当事人变更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具备的条件分别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变更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定其他条件等。
合同成立便有效,有变更的,当事人协商一致之后不影响合同效力,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变更合同应包括下列内容: 1、甲乙双方的基本信息。 2、原合同条款。 3、修改后的条款。 4、生效及其它。 5、双方的签名。 下列情况下可以变更合同: 1、订立合同时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 2、在提出变更或撤销前,合同已经成立,但因欠缺
合同主体变更后原合同是否还能生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变更合同。合同变更是以原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基础的,即使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使得合同发生变更,也不应该超过原本的合同关系,
确认合同变更的效力期间因素如下: 1、原合同关系有效成立; 2、合同要素发生变化; 3、合同的变更必须有合法依据。只有是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1)就合同变更部分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消灭的后果,同时,原合同未变更部分仍保持原有的状态。 (2)合同变更仅对未履行部分发生法律效力,对已履行部分没有溯及力,当事人不得主张对已履行完毕的债权债务关系按变更后的内容重新履行。
变更公司法人后,一般由变更后的公司继续履行原合同。公司法人合并的,合同由合并后的法人承继。公司法人分立的,合同由分立后的法人共同承担。公司法人名称或者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原合同继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