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高龄产妇假期一般是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还要根据当地的政府的规定,适当延长产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
2022广东省产假具体如下: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女职工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3、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女职
法定婚假一般是三天。按照法定的结婚年龄即女性二十周岁,男性二十二周岁结婚的可以享受三天的婚假。 符合晚婚的年龄即女性二十三周岁,男性二十五周岁的将不再享受晚婚假期的奖励,也的只有三天的法定婚假。 结婚的时候男女双方不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的,可以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
女职工生育产假有九十八天。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晚婚晚育假,婚假和产假按照法律规定内容执行。法律上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九十八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十五天。如果存在难产情况的,可增加产假十五天。其他情况的,可按照法律规定执行。
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可在地方性法规中保留延长婚假的指导建议,江苏省条例修正案(草案)修改为“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十天。”取消了“晚婚生育”和“可以延长婚假”的规定。也就是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都将享
结婚法定婚假为1-3天,不同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还好额外增加婚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婚假按自然人计算,包括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
女职工顺产产假为98天,还要加上各地方的生育奖励假,比如北京市奖励30天,上海市奖励30天,重庆市奖励30天,海南省增加产假3个月,山东省增加产假60日等。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劳动合同法》、《婚姻法》均没有规定婚假天数,实践中的做法一般是按照【1980】劳总薪字29号的规定,给予1-3天婚假,并由各地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而《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依法办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