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遗嘱的形式有口头遗嘱、自书遗嘱、公证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需注意口头遗嘱是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的选择,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之前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
遗嘱保存人可以是继承人。法律并没有规定遗嘱由谁来保存,一般在实践中,遗嘱是由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保存的。在被继承人没有指定管理人的情况下,则遗嘱是由继承人保存的。 继承人如果保存遗嘱的,不能对遗嘱进行篡改为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否则篡改内容无效
公证遗嘱中的存款能冻结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履行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等财产情况。并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没立遗嘱法定继承人不可以接受遗赠,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遗赠有时效限制。遗赠,是指公民以遗嘱方式将其遗产中财产权利的一部分或全部赠给国家、集体组织、社会团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在遗嘱人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如果受遗赠人在法定时间内不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其继承权就不再受法律保护;如果遗产
遗赠扶养协议是合同,属于要式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是指公民与扶养人、集体所有制组织订立的有关扶养、遗赠的协议。订约人一方是公民,另一方是扶养人或者集体所有制组织。
一方可以变更夫妻的共同遗嘱,但是只能对自己的产权做出变更处分。 我国法律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做遗嘱公证需要的是遗嘱而不是购房合同。所以如果没有遗嘱只有购房合同的不能进行遗嘱,如果有遗嘱的,则无论是否有购房合同都可以进行遗嘱公证。 房屋买卖合同不是遗嘱公证的必备条件,所以只要有遗嘱,无论是否有购房合同都可以进行遗嘱公证。
共同财产可以用遗嘱进行分配。夫妻任何一方死亡后,在遗产分割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是属于夫妻另一方所有的,其余均为死者的遗产,再加上其属于个人资产的不分,都可以根据遗嘱进行处理。但是如果配偶一方立遗嘱想要处置全部的夫妻共同财产,那么该遗嘱
夫妻双方可以共写一份遗嘱,此遗嘱为夫妻合立遗嘱。合立遗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遗嘱人共同订立同一份遗嘱,对其死亡后各自或共同遗留的财产指定继承人继承的遗产继承方式,是一种特殊的遗嘱,一般情况下,又称共立遗嘱、共同遗嘱或者联合遗嘱。
有购房合同同时可以证明权属的可以做遗嘱公证。当事人可以向房产所在地的公证处出示购房合同、核档证明、完税证明等材料证明房屋产权,依法填写公证申请表,交纳公证费用启动公证程序。
夫妻可以订立共同遗嘱。夫妻共同遗嘱的设立是基于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思表示,遗嘱处分的对象是夫妻共同财产。只要符合立遗嘱的法定形式,双方存在合法的夫妻关系,并具有共同的意思表示,则可以订立共同遗嘱。 《遗嘱公证细则》第十五条规定,两个以上的遗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