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9
行为人持有一支枪支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持有枪支属于违法行为,非法携带枪支等管制器具,判处10-15天拘留,罚款3000-5000元; 2、违反枪支管理规定,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严重可以判处3年以上7年以
家里有枪支要判刑,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私自挪用、藏匿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量刑标准是: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外,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也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此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枪支被盗、被抢或者丢失,不及时报告行为之一的,由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要件为: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不是一般主体,是特殊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
《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