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2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污蔑罪名,侮辱诽谤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构成诽谤罪。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人职务侵占罪名严重。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罪中止犯的处罚原则为:1.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2.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中止犯的处罚原则也较为特殊,首先明确是“应当”从宽处罚而非如同预备犯、未遂犯
法律规定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捏造事实多次诽谤他人,捏造事实对他人人格和名誉造成严重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不良影响等。虽然有捏造事
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民法诽谤的定罪标准是: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诽谤的后果:构成诽谤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起诉诽谤罪的程序如下: 1、准备诉状、原被告双方的身份信息和证据材料,到法院起诉诽谤或诉讼服务中心立案; 2、法院正式受理立案后,应当按照法院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案件受理费; 3、案件将由法院立案庭移送业务部门审理,当事人可等待法院开
公开诽谤构成犯罪的条件是的判定: 1.客体要件,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
诽谤罪属于侵害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的,只有达到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情节严重,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此罪属于亲告罪。
诽谤罪起诉流程: 1、应当收集掌握当事人诽谤的证据,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自诉一般用书面的形式,即应当制作并向法院呈递刑事自诉状。 2、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带为告诉的人,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