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行政诉讼的裁判生效后,由各当事人在裁判文书规定的期限内执行;如果是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的,则由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申请法院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如果是行政机关拒不履行的,则由法院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制其履行。
行政处罚执行期限是没有固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了执行的期限,如果是罚款的,一般是收到处罚决定书15天内缴纳。违法人员进行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要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被处罚人要在规定期限内执行。
行政处罚决定书生效后,三个月内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自当事人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届满之日起算。申请条件是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履行。
法院强制执行时一般是生效判决后6个月内结束,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有本院院长批准,法院会采取多种方法执行被申请人的财产,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根据我国民事
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现以及处理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活动。执行的依据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1)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根据审理的阶段不同,应分别讨论,一审判决书从下达之日起至上诉期满如果没有上诉就发生法律效力。二审判决有维持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确认判决、撤销判决、重做判决、变更判决和履行判决。
行政诉讼法院判决后执行义务人按照判决书执行,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的期限为1年,申请人是行政机关
刑事判决书下来之后,要执行必须等其生效,经过上诉期当事人没有上述的,判决书生效,生效后由法院将判决书在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执行。
法院生效判决不执行的后果: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等强制执行的措施;并且情节严重的,可能还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行政处罚生效后,在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限届满之日起的三个月内,无强制执行权力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执行。但是行政机关要先催告当事人履行,在当事人不履行、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的情况下,才能申请法院执行。
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会执行被告人的遗产。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被执行人,由该继承人在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