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1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予立案的情形有公安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下列六种情形通常是不予立案的: 1、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经特赦令赦免的。 3、犯罪己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5、依据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6
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主要有两种: 1、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登记结婚或者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鉴于认定工伤的原则是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根据该原则以下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非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不是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但从事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的;在
不能假释的情形有:1、犯罪分子是累犯的不能假释;2、犯罪分子实施了暴力性犯罪的,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不能假释;3、因为实施了暴力性犯罪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即使在监狱内表现良好减刑后刑期少于10年的,也不能假释;4、犯罪分子实施
不能离婚的情形有: 1、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2、判决不准离婚、调解和解的离婚案件,原告撤诉或者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无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再次起诉的,不予受理。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履行不能的原因很多,有时是因为标的物已灭失;有时标的物虽然存在,但因为法律上的原因而不能交付,如标的物被依法规定为限制流通物;有时是因为债务人自身的原因不能提供原定的劳务,如在以提供劳务为标的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等。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2条、第3条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同时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以下情况不得假释:对累犯以及因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
事实上不能履行,是指标的已客观不能履行和永久不能履行。 法律上不能履行,是指双方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合同是可以履行的,但在合同实际履行的时候,法律和法规禁止进行这样的履行行为。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
如下情况下是禁止结婚的: 1、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即男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早于二十周岁; 2、双方为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3、一方或双方具有合法有效,且尚存续的婚姻关系,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的; 4、其他情况。
不构成犯罪的情形一般会有: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 2、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3、没有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的行为。 犯罪是指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做出违反法律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离婚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