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6
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3号):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由原来的全年10天调整为全年11天。于是,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调整为20.83天。于是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
工资会按照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社会保险机构在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发放多种社会保险待遇时,都是以缴费工资作为计算依据的。对单位而言,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以单位的工资总额为基数;对职工个人而言,则是指由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核定的本人工资为
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的计算是:停工留薪期内工资按照原待遇计算;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停工留薪期评定伤残等级后
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的计算是:停工留薪期内工资按照原待遇计算;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停工留薪期评定伤残等级后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加班费计算基数的,以该约定为准;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按月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都属于实际发放的工资。
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平均缴费指数=各年度缴费指数/缴费年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 195、55岁为 170、60岁为 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退休一年后病逝养老金没领完的,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由合法继承人继承。根据养老保险的养恤金标准,个人账户养老金将在139个月内发放,若在发放期内,参保者离世,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由合法继承人继承,一般需要的材料就是身份证、法定继承人关系证明以
老人有退休金,并且退休金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的,可不履行金钱赡养义务,只需要履行精神上的慰藉义务,比如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忽视、冷落老年人等等。
养老金一般应当按照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加之和来进行计算。其中的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1.参保方式有两种:一是自己参保,需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原件以及复印件到当地的邮储网点办理参保手续。二是由村委会代办,需携带上述材料至村委会,由村委会登记后到社保中心统一申请办理。 2.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年限养老金三部分
一、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养老金计算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加上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