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8
律师担任刑事案件被害人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是我国律师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律师业务之一。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刑事案件中,律师代理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过程以维护被害人权益的案件不断增加。我国律师法明文规定律师可以
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合同诈骗案件立案。发生合同纠纷时发现对方涉嫌合同诈骗的,可将已经搜集的完整犯罪线索提交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涉及到合同诈骗的案件可以中止民事案件,等刑事案件结案之后再处理,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对合同诈骗不可以进行双倍赔偿,但被害人可以要求诈骗嫌疑人进行赔偿,且赔偿应该以造成的实际损失为限。行为人构成合同诈骗罪,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依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10000元的,是属于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情形,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也就说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不到3000元的,就不会构成犯罪,按治安案件进行处理,所以诈骗案件按
发生合同纠纷,尤其是对方当事人存在诈骗情形,当事人的第一反应是:我要报案!当事人或者公民,对于涉嫌刑事犯罪的行为有权向公安机关举报、控告,公安机关受理后,认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的,立案调查处理,并根据侦查的事实和证据,作出是否追究犯罪嫌疑人刑
诈骗属于公诉案件,侦查阶段公安可以撤案,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也可以不起诉。所谓公诉案件,就是指检察院必须向法院予以起诉的案件,因此诈骗罪一旦立案,除非有特殊情形,是不能够撤案的,即便是受害人申请撤诉,公安局还要立案侦查,依法查处,最终由人民法
构成合同诈骗罪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骗取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查明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或者骗取的财物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就不构成犯罪,只能按合同纠纷处理。如果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并
合同诈骗的立案标准为: 1、个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两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条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
合同诈骗罪可以监外执行,但是应当满足法定情形,法定情形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可以被监外执行的对象为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如下行为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一)签订买卖合同,骗取现金或实物; (二)以真面目签订的合同。真面目是指行为人的姓名和身份、签订的合同、使用的公章和介绍信都是真的,即实际上存在这一单位或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