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1
赡养协议也是民事合同,只要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那么赡养协议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赡养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合法,也是公平的,对赡养人就具有法律效力,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
母与子女签订不赡养的协议是无效的,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不履行该义务,要承担给付赡养费的民事责任;拒不赡养老人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无效。履行赡养义务是法定的,是硬性规定,不需要老人与法定继承人以赡养协议形式再确定。如果老人立遗嘱,在确定继承人的同时,附有继承人义务的,该继承人应当履行义务。
如果只是放弃继承权,继续履行赡养义务有效。如果是以放弃继承权为条件不赡养老人,签订的赡养协议书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赡养是属于法定的义务,不因双方的协议而解除。
遗赠抚养协议属于双方法律行为。只手印也是可以的,手印与签字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都能够使得遗赠扶养协议生效,因此如果双方当事人选择用按指印的方式签署协议也是可以的。
只要赡养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合法,也是公平的,对被告等赡养人就具有法律效力。总的来说,赡养协议具备下列情形的就有法律效力: 1、赡养协议的内容不违背老年人的意愿的; 2、赡养协议的签订主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 3、赡养协
家庭赡养协议有一人不签字是无效的。经老人同意,赡养人可以签订赡养协议约定赡养义务的履行方式等问题。但是赡养协议需要老人所有的子女签字,否则对不签字或不在场的子女不产生效力。
赡养协议约定的赡养方式不一定有效。比如对于赡养协议中免除长子对父亲、次子对母亲的赡养义务,属于约定免除了长子对父亲、次子对母亲的法定义务,应属无效约定。
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因赡养义务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不得随意免除,故免除子女赡养义务的赡养协议为无效协议。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协议无效的情形: 1、赡养协议不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2、赡养协议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法律规定的其他无效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赡养协议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要赡养协议的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一般都具有法律效力。赡养协议是子女间就赡养义务的实际履行作出的事先安排,基于赡养协议产生的按份赡养义务之债属于赡养人内部间的约定,并不拘束被赡养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