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工作日加班的工资不是双倍,休息日未安排补休的加班工资才是平时工资的双倍。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
员工罚款不可以在工资里扣。用人单位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罚款,无论金额多少。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失或主观故意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每月扣除的工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本人工资的20%,并且不得低
如果职工因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可以扣除其工资。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其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单位要按最低工资标准来支付。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基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十年以上员工病假工资病假超过两个月的工资照发;工作人员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普通用人单位在病假期间的工资发放标准由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来确定,病假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期间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期间被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三倍的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
劳动合同不可以扣除休息日工资。在法定的休息时间内,计算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扣除休息日的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补齐扣除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员工工作失误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通过扣工资来补偿损失,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未构成损失的不能扣除工资。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加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