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1、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2、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3、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4、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
凡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明确规定听证程序,行政许可属于其规定的情形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举行听证。如果行政机关认为行政许可事项对公共利益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行政机关就应当将有关的行政许可事项予以公告,使社会对此予以关注,听取社会
许可事项变更包括两个方面。具体如下:1、行政许可的变更一般是指,根据被许可人的请求,行政机关对许可事项的具体内容在许可被批准后加以变更的行为。许可证具有确定力。无论是对持证人还是对许可机关,许可证一经颁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2、变更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法律规定,涉及到国家秘密、国家安全、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事项是依法不可以公开的,而其他事项一般而言都是可以公开的,我国正常情况下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
食品经营许可证可以进行变更。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许可事项发生变化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在变化后10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经营许可。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如下:1、企业印制发票审批;2、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的核准;3、对纳税人延期申报的核准;4、对纳税人变更纳税定额的核准;5、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批;6、对采取实际利润额预缴以外的其他企业所得税预缴方式的核定;7、非居
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的,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立法界定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保守国家秘密工作应当依法公开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保障了国家秘密的安全,又方便了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机关、单位在公开发布信息和购买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货物和服务时,应当遵守保密规定。机关、单位
行政许可可以设置的事项有: 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根据法定条件批准的事项;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市场准入等,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