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9
应哪里提起劳动仲裁视实际情况而定,释义详列如下: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一旦发生劳动争议,需要申请劳动仲裁时,一般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2、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向职工发放工资的单
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定不予受理,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依法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在符合起诉条件时法院会受理,并及时开庭审理,并作出相应的判决。
不可以申请异地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应当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对争议做出裁决后,怎么申请强制执行,去哪里申请强制执行,应该是许多劳动者比较困惑的事情。首先,如果劳动仲裁裁决结果不属于一裁终局,即裁决的每一项赔偿数额,均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2倍,双方
法院强制执行的流程如下: 1、申请人或者其代理律师查询和了解被申请人人的相关财产线索; 2、拟写强制执行申请书,提交到执行法院; 3、法院在7天内决定是否立案; 4、立案后,进入执行程序,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采取不同的执行措施。 可能是
劳动仲裁中是可以申请先予执行的。对于当事人申请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仲裁庭可以决定先予执行,之后移交给人民法院执行即可。
法院强制执行的流程如下: 1、申请人或者其代理律师查询和了解被申请人的相关财产线索; 2、拟写强制执行申请书,提交到执行法院; 3、法院在7天内决定是否立案; 4、立案后,进入执行程序,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采取不同的执行措施。
在经过劳动仲裁后,如果仲裁裁决生效,一方当事人未按仲裁裁决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二年的期间内提交书面的执行申请书来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包含以下内容: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基本信息;执行事由;执行目的;事实与理由;最后申请人签字盖章。
仲裁裁决发生效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的申请。劳动仲裁的执行措施如下: 1、冻结、划拨存款; 2、扣留、提留收入; 3、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
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劳动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一般就是向被执行人营业执照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层人民法院是指区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