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如果是以下两种情节的话就构成贩卖毒品罪: 1、介绍人为贩毒者介绍联络购买者的,那么与毒品贩卖者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同犯罪; 2、介绍人明知购毒者以贩卖毒品为目的购买毒品,仍然接受其委托为其介绍联络贩毒者的,与购毒者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同犯罪。
贩卖毒品是指非法有偿转让(包括买卖、交换)和以贩卖为目的的非法收购毒品的行为。“毒品互易”是指类别、质量、纯度等不同毒品之间的相互交换,而且没有其他财物的补助,就单纯的毒品换毒品行为。不管目的,互换双方都认定为贩卖毒品罪。
1、走私少量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毒品数量较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毒品数量大的,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从贩
连续贩卖毒品,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一、一次购入多量之毒品,再分多次卖出情形的认定:认为成立连续犯。 二、多次贩卖毒品,且毒品种类相同:毒品的种类相同的话,在规范的认识角度,多次贩卖毒品的行为都可以理解为对于同一法益——人民健康的侵害,其人
贩毒没有毒品,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存在贩卖毒品行为的可以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包括下列证据: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我国法律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
1、贩卖毒品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的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 下面分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明知是毒品而进行非法销售。一般都具有营利的目的(也有人称之为牟利),是否实际获利,不作为本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第二、
贩卖毒品案件中的证据的特点: (一)犯罪手段狡猾、行为诡秘,收集证据困难,证据种类单薄。 (二)犯罪嫌疑人多持抗拒心理,拒拱、翻供情况多。 (三)获取物证难。
贩卖毒品罪有下列特征: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以贩卖为目的,客观方面是实施了非法收买毒品而进行贩卖的行为。
包括下列证据: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