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 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五险扣除比率: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个人不用交纳。税前5500五险缴费扣除金额:870~1270元。个人所得税:33~22元。最后实发金额约4687一4313元。
税收滞纳金、各类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税法规定以外的各类捐赠支出、赞助支出以及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等“营业外支出”科目列支的支出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直接在税前扣除的是指应当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的诉讼费。企业在法院结案后的诉讼费,只要具备了法院开具的《人民法院诉讼费用专用票据》,在年度清算时填写在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同时须经税务机关备案审批后,就可以直接在税前扣除了。
契税是指中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向税务部门交纳的税金。不含在成交的价款中,不属于价内税;涉及房屋的转让时,契税计入固定资产,税金不能直接抵扣;折旧可按税法中的抵扣纯粹土地转让时,契税计入无形资产,也不能直接在税前扣除。无形
企业所得税坏账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坏账有以下情况: 1、一般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是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款项; 2、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 3、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违约金通常是能在缴纳税款前予以扣除的。违约金是违约方按照约定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的赔偿金。当事人依法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属于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合同违约金是税前扣除。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得扣除的支出不包括合同违约金。
违约金能税前扣除。违约金是违约方按照约定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的赔偿金。当事人依法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属于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诉讼费能不能税前扣除:可以。税法遵循“实际发生”与确定性原则,按照会计处理对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或有事项或有资产税收上不予确认,已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的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作相应的纳税调整。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预提未决诉讼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1)利息支出的扣除。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2)计税工资的扣除。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主要包括: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实际发生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