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8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由经济特区的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
符合以下条件的政府工程居间合同才算是合法的: 1、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政府工程居间合同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居间合同的内容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
政府作为企业和社会公众获取信息和服务的主要接入渠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强调“以服务为主线”,与电子政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完全吻合。同时,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扇窗口,能够综合体现出电子政务的后台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
行政处罚较大数额,行政处罚法规定了对公民处罚超过1千元,对法人或组织处罚超过3万元的为较大数额罚款,证监会规定个人罚款5万元以上属于较大数额,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罚款3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池州行政处罚规定个人1千元,单位1万元为较大处罚。
行政处罚法首次确立“首违不罚”规则,即向执法者作出了针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情形“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授权,有了这一法律授权,执法者做出“首违不罚”决定时,就有了法理基础,就有了确定的法律效力。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是国家为了规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加强编制管理等而制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工作,要适应全面履行职能的需要,坚持遵循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要做到职责明确、分工
在法律上,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对此,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广义上的
行政诉讼期间,如果政府,即行政机关有强制执行权的,可以依法采取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等方式来强制执行;如果没有强制执行权的,则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来强制执行。
一、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要经过以下程序: (1)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的作出。 (2)告诫。 (3)陈述和申辩; (4)制作执行决定书; (5)送达; (6)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方式 (7)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 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
1、罚金不属于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中所规定的金钱给付义务为罚款。 2、罚金为刑事处罚中的处罚方式,是罪犯因触犯《刑法》相关规定,被人民法院审判后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 3、罚金刑的适用对象主要是经济犯罪和贪利性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