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4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1、病员家属要求追究医疗责任时,首先向医疗单位的医务处(科)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书面申请,由医疗单位医疗事故处理小组进行讨论,并出具书面结论。2、病员或其家属对医疗单位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相应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医疗事
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如下: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
不服医疗事故鉴定的可以申请再次鉴定。法律规定对于第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但此时不能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申请重新鉴定的必须要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否则的话不利后果就由当事人一方承
医疗事故鉴定自当事人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出结果。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
1.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2.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 3.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
医疗事故鉴定责任有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轻微责任。完全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司法鉴定能做医疗事故鉴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主要是围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责任程度进行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书首先应当写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和民族等具体个人信息; 其次,写明申请事项包括申请对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医疗纠纷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最后,写明事实与理由双方当事人签字并写明时间。
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与医疗机构通过协商,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则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到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医疗事故鉴定的委托手续。患方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后,卫生行政部门将鉴定申请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
如果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该笔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如果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则由当事人支付。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
做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流程如下: 1、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卫生行政部门安排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3、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以及专业知识进行鉴定。 《医疗事
医疗事故的司法鉴定原则上应当由医学会完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医疗事故鉴定费承担方式主要有: (1)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2)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