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3
民事案件发现法院判错案可以这样追责:如果法官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判错案的,一般不会被追责。如果法官故意判错民事案件的,可能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追究错案责任,应当严格依法准确认定有关人员的责任。如果认为判错了,如是一审案件可上诉,终审可申请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重新审理,如果法院确实判错案了,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给当事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可获国家赔偿。根据《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条
法官判错案按下列情形进行处罚: 一、应给予调离工作岗位、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办理; 二、应给予党政纪处理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三、涉嫌犯罪的,将违法线索移送有关司法机关依法
司法鉴定错误的纠正方式是可申请重新鉴定,但必须具备如下法定事由: 1.鉴定主体不具备相应的鉴定资格; 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3.鉴定结论明显违背客观规律或与当事人提供的其它证据明显不一致; 4.鉴定结论经过质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它情形。
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请再审,具体是: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2.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1、如有证据显示错误判决,且判决书没有生效,则可以直接上诉到上一级法院。 2、如有证据显示错误判决,但是判决书生效且在生效之后六个月之内,则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3、如有证据显示错误判决,但是判决书生效六个月之后,那么就只能向同级人民
如果是一审法院错判,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赔偿方式:当事人可以去申请国家赔偿,弥补自己受到的损失,让自己的名声等也可以得到修补。一审案件判错可上诉,终审可申请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重新审理。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给当事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可获国家赔偿。
法院立错案,可以通过再审程序解决。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我国的诉讼法是两审终审制。提起再审的主体有当事人、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向执行法院申请裁定不予执行,然后重新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法院审错案院长不需要负责。当事人可以走申诉程序,向上级法院直至最高院,也可能向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法院对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依照再审程序对案件的再行审理,其目的是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