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1
法院指定监护人时间是一般情况下大概一两个月左右,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界定。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指定监护人的办法:当事人对监护人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或者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法院判决确定离婚后监护人的依据是:离婚后孩子的监护人仍然是父母双方,因为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双方仍然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抚养权,人民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
我国规定法院可以指定监护人。如果是法院指定的,只能指定一个监护人的;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力机关指定的监护。指定监护实际上是法定监护的延伸,仍属法定监护范畴。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规定内容是: 1、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教育义务。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中有一方留家照料。 2、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16周
法院指定监护人的流程如下: 1、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 2、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监护人确定一事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3、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
法院指定监护人不需要开庭。指定监护人是在法定监护人之中指定一个,由人民法院来指定,被指定的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监护权职责。人民法院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人身监护权包括以下内容:1、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被监护人身份行为以及身上事项的同意权;3、对被监护人监督、教育的权利和义务;4、对于精神病人的特定护养、救治义务等;5、住所指定权。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首先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或者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法院可以在出现下列情形时指定监护人: 1、有关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的; 2、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在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时指定监护人,且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法院指定监护人的程序,具体如下: 1、事先未确定监护人的,可由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 2、有监护资格的人未能协商监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其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 3、未成年人监护人由未成年人父亲、母亲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
作为监护人主要有以下职责: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2、管理和保护被监护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执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3、对被监护进行管理和教育,对被监护人损害他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