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6
节后入职按照正常情形进行计算,新员工入职遇到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与孕妇解除劳动合同,若属于违法解约,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但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孕妇的,不需要赔偿。
结婚3年未怀孕丈夫要闹离婚,如果不同意离婚的,要准备好双方还有和好可能的证据;如果离婚诉讼中涉及财产分割的,要准备证明财产状况的资料;如果涉及子女抚养权,当事人想争取抚养权的,要提供自己适合抚养孩子的证据。
合同可以通过当事人协商一致提前解除。当事人约定的解除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
直接报警处理。 1、城管殴打孕妇致人轻伤以上,就涉嫌故意伤害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致人轻微伤,也可以进行治安拘留。 2、如果殴打行为导致孕妇重伤,会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3、如果殴打行为导致孕妇死亡或造成严重残疾,会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女方未婚先孕,需要看诉讼理由诉讼请求来确定是否可以起诉,如果诉讼理由成立,诉讼请求能够得到法律法理支持,可以起诉。 但仅凭未成先孕,没有其它的损害、危害、违法侵权行为时,没有获得支持的法定理由。
孕期女职工如果没有过错的,一般不可以被辞退。孕期的女职工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也不得随意与之解除劳动合同,但对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害的,即使在怀孕期内也不予保护,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辞退。
女职工在孕产期,没有严重过错的,用人单位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经济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2倍。经济补偿的标准是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x在用人单位工作
可以。虽然《劳动合同法》第42条明确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劳动合同法》第42条只是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41条解除劳动合同,也即对于“三期”
女职工怀孕期间被辞退,属于违法辞退,除过失性辞退外,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