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我国刑法规定有诬告陷害罪。如果被陷害可能被司法机关起诉,可以如实向司法机关陈述所知,由国家机关寻找证据。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调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
我国对诬告陷害罪立案标准的规定包括: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相关情形。
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是这样的: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且向司法机关或有关机关告发的行为。 4.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对于诬告陷害罪怎么处罚我国法律有如下规定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
如果战时涉嫌下列情况之一,应立案:(一)故意致无辜居民死亡,重伤或轻伤三人以上;(二)强奸无辜居民;(三)故意毁坏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五千元以上,或不满规定金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战时抢劫居民财物罪是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诬告陷害罪,指的是行为人编造事实,作不实的告发,意图诬陷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行为人诬陷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立案: 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