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具体格式是: 一、写明原被告及诉讼代理人的基本信息。 二、写明法院依法调取的证据,经庭审质证的结果。 三、写明法院认证的事实和理由。 四、写明判决结果。
强奸罪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有以下内容: 1、当事人信息,包括原告人、被告人的具体信息,诉讼代理人的信息。 2、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案由及审理情况。 3、检察院的指控的案件具体情况。 4、原告人的诉求及情况。 5、被告人的答辩意见。 6、法院查明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证据种类包括的电子证据的定义为:以数字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或信息。狭义的电子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
1、不是的。2、判决的生效是指当事人在收到法院的判决书之日起的第二天开始计算,或是法院公告送达确定的时间的第二天起计算,才能生效。3、因此,不是按照法院出具的判决时间为准的。
就该问题而言,判决书内容错误,属于”笔误“,不影响判决的生效,但是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更正,法院会依法作出裁定后,进行更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1】对于生效的法律判决书或者调解书,却认为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情况,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可以向原审法院审请再审;也可以向上级法院审请再审。现在对于一审法院生效判决,要向二审法
一审开庭前 1、向交警队调取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凭证复印件 2、到工商局调取单位的基本情况 3、准备民事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4、法院立案审查 5、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
诉讼时效是二十年的情形法律并没有统一规定。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那天起的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当事人不服不能上诉,
判决书生效时间不一定是判决书上的日期。具体情况如下: 1、民事一审判决书。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间是15天,因此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是在上诉期过了之后,也就是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