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3
认定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标准是: (一)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 (三)客体是公共安全; (四)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罪能够适用缓刑。犯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却情节较轻,由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满足《刑法》第七十二条的四项缓刑条件: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中国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处罚标准为:犯此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是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满足以下标准可以立案: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主观表现为故意。 2、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只要实施危害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
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量刑是死刑。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共有52个罪名,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类,破坏公共设备或设施类,实施恐怖活动类,违反枪支、弹药、爆炸物及和材料管理类,以及重大安全事故类。此一大类案件
危害公共安全罪会有罚金,例如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我国《刑法》规定,以制作、散发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或者通过讲授、发布信息等方式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处五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危害公共安全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话,罪轻会被判处三年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其本质特征表现为不特定性,这类犯罪对其侵害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
国家安全法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法规。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为:情节较轻的,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重的,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心态。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