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一、《民事诉讼状》 (一)《民事起诉状》中应注明: 1、原告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
立案虽是一项基础工作,但存在大量需要注意的细节。向法院提交一套完整、正规的立案材料,对于提高立案效率、顺利启动案件非常重要。材料主要如下, 一、《民事起诉状》; 二、《证据目录》及证据材料复印件、《证人出庭申请书》; 三、原被告及第三人主体
民事案件法院立案需要的材料:1、原告提交起诉状,原则上是提供一份原件,根据被告人数准备复印件。2、原告身份证复印件。3、原告提交的证据复印件。4、在立案庭填写的送达回证、当事人地址确认书等文书。5、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刑事案件立案材料,公诉
离婚案件没有立案材料。只有受理材料。具体的受理材料为: 1、民事起诉状; 2、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子女出生证等; 3、财产清单、债务凭证等; 4、其他材料。
立功主要有以下证据材料: 1、被告人检举揭发材料及证明其来源的材料; 2、司法机关的调查核实材料; 3、被检举揭发人的供述等。 证据材料应加盖接收被告人检举揭发材料的单位的印章,并有接收人员签名。
法院立案需要准备下列材料: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等基本信息;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立案的流程如下: 1、当事人或有关人士报案;
去法院立案需要准备起诉状(原件一份,几个被告几份复印件);原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证据复印件一份(比如借条,比如合同);在立案庭要填写送达回证,当事人地址确认书等。
1、原告将起诉状和有关证据材料递交人民法院,按照被告的人数递交材料。2、人民法院在接受当事人递交的材料后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即立案,立案后确定开庭日期、时间、法庭和承办法官。3、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副本发送被告,被告要
行政诉讼案件立案需要的材料: 一、提交起诉书正本一份,并按被告行政机关的数目提供相应的副本。 二、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三、受委托代为起诉的,应提交原告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写明委托事项、权限、期限及联系电话。 四、证明行政法律关系存在
立案的材料来源,首先最主要的来源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团体以及公民的举报、报案、控告。其次,犯罪人的自首也是立案的材料来源。自首主要指的是犯罪人在作案以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交代罪行,以及接受司法机关的裁判和审查的行为。另外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