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25
进行征地的程序: 1、办理用地申请。 2、拟定征地方案。 3、征地审查。 4、征地审核与批复。 5、征用土地方案的公告。 6、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7、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 8、补偿安置的实施。 9、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拆迁的程序:
1.强化宣传,加强立法,统一思想认识; 2.依法行政,司法保障,维护公共利益; 3.健全机制,过细工作,摸清基本情况; 4.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处理违法建设; 5.合理控制,资金到位,加强房源建设; 6.多管齐下,及时应付,化解矛盾纠纷。
征地拆迁纠纷解决办法: 1、补偿标准争议,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
征地拆迁矛盾纠纷的处理对策有:当事人可以先到当地乡政府或土地管理所请求解决;乡镇不受理的当事人可直接向县政府申请,受理机关对受理的宅基地土地纠纷先行调解,调解无效的作出处理决定;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后30日内,直接向人民
依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要求,征地拆迁过程中进行听证的,应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听证。依照本规定具体办理听证事务的法制工作机构为听证机构;但实施需报政府批准的事项可以由其经办机构作为听证机构。本规定所称需报政府批准的事项
当地政府会公布补偿标准,原则上按公布标准进行补偿。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
征地拆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宣传工作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方式相对单 一、补偿安置标准不够完善等。解决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拆迁有法可依。创新补偿模式或安置方式。
因修建高铁征收土地的,被征收拆迁人需要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了解,确定征收的范围、补偿的标准、拆迁登记等的工作。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用人单位如果要做好员工的加班管理工作,应当在加班前与员工协商一致,或者通过单位的规章制度来明确加班的时间和加班的工资数额;而在加班时,需要依法记录在考勤表中,要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保障其身体健康。
征地拆迁实际工作方法的要点是:1.领导重视,权责明确,健全工作机构;2.尊重民意、深入调研,制定科学方案;3.接近群众,关口前移,做好准备工作;4.保障民利,注重方法,确保拆迁顺利推进;5.人文关怀,周到全面,做好拆迁安置工作。
征地拆迁工作计划内容有:发布拟征地通告;征询村民意见,组织听证;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拟定“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征用土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并公告;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实施补偿
征地拆迁实际工作方法的要点有: 1.倾力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 2.致力完善政策,认真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吃透征地拆迁有关政策; 3.坚持以人为本,站在群众的立场,认真落实国家补偿安置政策; 4.着力解决困难,从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