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4
采取以下办法判断专利是否侵权: 1、专利所指向的权利客体属于专利法所保护的范畴; 2、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而擅自实施了使用、销售、制造专利产品等行为; 3、该行为与专利权人的损失具有因果关系。
专利侵权一般可以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直接侵权通常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别人专利权的行为。表现形式有以下2点:1、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2、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间接侵权一般是
1.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即为专利权人的实际损失。2.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合理利润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
侵犯专利后有三种解决方式: 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可以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和调解下自行协商或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在提出谈判意向时,一般可以向侵权人发出侵权警告函,但警告函具有威慑作用,没有法律约束力; 2、行政调查和处罚:专
以下的3种方法可以避开专利侵权:1、保密性。项目的名称可以使用代号。在申请专利前不召开任何形式的发布会,不发表论文,也不召开鉴定会;2、专利调查。在申请专利和实施专利之前,必须要先进行查新;3、抢先申请。专利申请一般都要先发制人,特别是在采
专利侵权的构成如下: 1、被侵害的专利必须是有效存在的,被宣告无效或者有效期已满的专利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不能认定为侵权; 2、行为上必须有侵权的行为; 3、必须是以生产经营的方式获取非法利益的; 4、侵权的行为人没有得到专利权人的允许。专利
(一)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 1、被告对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卷宗主义原则。即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必须先取证,后裁决,奉行证据在先原则。 3、被告怠于举证,视为没有举证,要
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一)无罪推定原则。相关法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二)公诉案件由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 (三)自诉案件由原告方承担举证责任。
构成专利侵权有2个要件: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形式要件一般是指,符合专利法的组成要件:1、实施行为涉及的是有效的专利;2、实施行为必须没有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或授权;3、必须以生产经营为目的。4、实施了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侵犯涉案专
主要是看专利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组合是否相似,这种相似足以让消费者对两种产品产生混淆和误解,其中主要对比的是想着和图案,色彩是不能单独进行对比的,有对比的先后顺序。
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侵犯他人专利权,重点在于判断被诉侵权产品或方法是否落入专利保护范围之内,以及被诉侵权人是否实施了侵权行为。如果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了他人的专利,并且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免责情形,则构成专利侵权。前述的“实
以下情况属于专利侵权:未经许可而制造专利产品;销售或者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进口专利产品、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
专利侵权案件的损失确定,应参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损失或侵权收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