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9
民事诉讼权利主要有: (一)一方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1、原告有提起诉讼的权利。 2、原告有提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和撤回诉讼的权利。 3、被告有承认或者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和提起反诉的权利。 4、胜诉一方有申请执行的权利。 (二)双方当事人
1.牵连管辖。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在中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中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
借条起诉是要起诉借款人的,如果存在保证人的,债权人也可以选择起诉保证人。 但是有以下两种情况的,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 (二)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
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诉讼中止和终结、判决和裁定,法院作出判决之后,当事人应当根据生效的法律判决书履行各自的义务。
民事诉讼包括以下这些程序: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在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在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
民事诉讼程序包括: (1)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2)第二审程序,在法定上诉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 (3)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的流程是什么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
民事诉讼参加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的参与民事诉讼并在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负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我国的涉外仲裁机构是下设在中国国际商会的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海事委员会。这两个机构是民间性质的组织。由于我国涉外仲裁机构的民间性质,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只有裁决权,而没有执行权。执行权只能由人民法院行使。
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权益,因而使诉讼成立的人,称为原告。与原告相对的一方,被控侵犯原告权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经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称为被告。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虽无独
涉外仲裁裁决申请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涉外仲裁是指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涉外仲裁机构依法对当事人之间的争执居中决断的制度。
具体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包括: 1.人民法院认为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2.伪造、隐藏、毁灭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3.以暴力、威胁v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4.有关单位拒
涉外刑事案件包括: 1、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外国人犯罪的或者我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利的刑事案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