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骗取贷款罪最少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骗取贷款罪既遂的,最多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处理。
行为人构成骗取贷款罪的既遂的,最高可以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刑法》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具体根据给贷款人带来得损失。骗取贷款罪要求行为人采取欺骗的手段取得贷款,也就是说,行为人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过程中,采用欺骗手段提供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材料或者陈述,致使金融机构产生错误认识,将本来不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没有最短期限的规定,如果办案的司法机关认为符合取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随时撤销取保候审措施,与其他人是否结案是无关的。 2,根据刑事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取贷款罪。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有以下区别: 1、主观不同。骗取贷款罪是在金融机构贷款时隐瞒贷款用途或者虚构事实来满足贷款条件,但主观上仍有归还贷款目的;贷款诈骗罪通过虚假合同等方式诈骗贷款,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主体不同。骗取贷款罪主体可以
骗取贷款罪,主要是指行为人采用欺骗的手段,骗取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的贷款,给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导致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的手段,骗取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的贷款,金额在
高利转贷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有: 两者的概念不同;前者是以转贷谋取私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再以高额的利息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金额较大的行为;后者则是通过欺骗方式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