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4
劳动纠纷调解程序: 1、当事人向当地仲裁委申请,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2、调解委员会在收到调解申请后,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3、就争议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进行调解。
如果在劳动关系中有劳动纠纷产生,我们可以拨打 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全国统一咨询服务专用号码。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服务。 全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已开通了12333服务号码
发生转继承纠纷可以先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去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的,可以去法院起诉。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纠纷调解程序是土地纠纷的必经程序,不经过调解是不能进行诉讼程序的。使用权纠纷调解由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及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负责,通过调解确定的解决方案当事各方都必须遵守。
劳动报酬纠纷不适用诉讼时效,适用的是仲裁时效。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如果有中止的情形,可以依法从中止之日起重新计算时效。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起诉。
劳动报酬纠纷一般是要先仲裁后诉讼的。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法提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则可以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来裁判。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救济途径有:首先,先去找公司领导进行协商,索要拖欠的工资。如果公司继续拖欠,问清楚拖欠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公司暂时周转不开,此时让公司老板或财务打一张欠条。其次,如果与公司协商无果,那么就去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告知公
劳动报酬纠纷不能适用风险代理。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委托人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不可适用风险代理。
劳动报酬纠纷的仲裁时效是一年,诉讼时效是十五日,从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有欠条,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是。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为前置程序,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如果没有欠条的,劳动报酬纠纷需要先仲裁后诉讼,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的十五日内起诉;如果有欠条,且不涉及其他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