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过失犯罪的处罚是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常见的过失犯罪有过失致人死亡罪、放火罪等。
过失犯罪的性质是: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
犯罪过失的具体种类包括: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犯罪过失的特征是在认识因素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或只是预见到在他看来并非现实的可能性;在意志因素上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在主观恶性上,过失犯罪远小于故意犯罪。
销售有害食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 1、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单位或者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体要件是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制度以及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3、主观要件是行为人是故意的,明知自己销售的是有害食品。 《刑法》第一
诈骗罪是结果犯,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结果犯的既遂,不仅要求有犯罪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缺少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具有完整性或者说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就不齐备。
犯罪的客观构成条件是:某种犯罪是通过某一行为、在一定情况下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后果;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首先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有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不一定是二人以上,也有可能是一个单位与自然人或两个单位共同故意犯罪。即共同犯罪必须是二人以上或犯罪中有一个主体是单位,且是已经了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二人以上或一个单位与自然人或都是单位共同故意实施犯罪时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对于过失犯罪所造成的结果,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