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3
1、起诉离婚后一般是在一个月内开庭。当事人一方提起离婚起诉的,一般是在七日内立案,立案之日起需要将起诉书送达至被告,而被告要在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五日内就会发送给原告。 2、起诉离婚的,根据法律规定,大概有1到7天的立案
起诉书交上去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都是当场立案。当场不能立案的,必须在7日、15日或者30之内决定是否立案。起诉书,是指检察机关对刑事被告人提起公诉,请求法院对刑事被告人进行实体审判的法律文书。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
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状)或者执行申请书后,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收到自诉人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的,经审查认为符合自诉案件受理条件的应当在15日内立案。改变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在收到案卷材料后的3日内立案。
1、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在其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其合法权益。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
买卖合同民事诉讼时效通常是三年,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当事人的权利受到损害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一般人民法院就不予保护。
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一般是三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 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
因交通事故纠纷而提起民事诉讼的时间,一般为三年。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的时效,而一般该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本人权利被侵害或者侵权人之日算起。
交通事故起诉到赔偿如果是简易程序一般需要三个月,如果是普通程序一般需要六个月。诉讼过程中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