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2
单位违法辞退员工,劳动者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以经济补偿为标准支付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退休争议不适用劳动仲裁,已经退休的人员不具备劳动者主体地位。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用工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退休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劳动者工伤鉴定下来了的,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带着相关材料到对应的部门申请仲裁,发生工伤后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被员工告了劳动仲裁可以到仲裁部门申请反起诉。 劳动仲裁后公司可以起诉,反诉方法是针对员工的诉讼请求去准备证据材料,针对员工的反诉求准备好答辩意见即可。 劳动仲裁阶段,劳动者起诉公司以后,公司也是可以提起反诉求的,仲裁委一般会合并处理的。针对
如果退休返聘人员已经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劳务关系,不能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以下人员均为劳务关系: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企业停薪留职人员;下岗待岗人员;因企业经营性停产
未办理退休仍未丧失劳动者主体资格,能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丧失劳动者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工人劳动法单位无条件辞退工人应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辞
被单位无故辞退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押金、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加班工资等;从员工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达成新的协议或者有过错的一方改正错误,消除争议。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单位口头辞退劳动者的不用管,口头辞退无效,辞退必须出具书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如果劳动者因为单位的口头辞退自己就离职的,最后很可能被认定为主动离职从导致没有经济补偿金。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不服的仲裁裁决的处理方法如下: 1、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一方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这一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
被单位开除可以领失业金。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在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六十天内,携带失业人员档案和解除劳动合同或工作关系的证明,户口簿、身份证、三张一寸免冠照片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申领失业保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