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6
刑事辩护原则是指辩护律师对控方提出的事实认定不持异议,但就该事实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犯罪性质,定罪量刑等提出与公诉机关不同的抗辩意见。 辩护原则主要有: 1、非罪辩护,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提出被告人的行为并不符合公诉机关指控罪名的
1、自行辩护。自行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反驳、申辩和辩解的行为。这种辩护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无论是在侦查阶段,还是在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为自己辩护。 2、委托辩护。 3、指定辩护。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因经
刑事案件抗诉指定辩护的条件有: 1、对于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足的案件,可以指定辩护; 2、对于原审判决、裁定适用法律不当的案件,可以指定辩护; 3、严重违反诉讼程序的案件,可以指定辩护。
所有刑事案件辩护人的权限是什么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下列人员可以成为刑事案件的辩护人: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二)律师; (三)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辩护人是指接受被追诉一方委托或者受人民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
下列人员不可以担任刑事案件的辩护人: 1、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处于缓刑、假释考验期间的人。 2、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3、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如果是被告人
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1.律师,即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等法律服务的人员;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未成年人案件刑事辩护的种类有自行辩护、委托辩护以及制定辩护三种,按照辩护方向可以分为:无罪辩护、罪轻辩护、指控罪名不成立辩护。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
刑事案件可以没有辩护人,不过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有权委托辩护人。一般情况下,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可见,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辩护权是受法律保护的,而且在审判、审查起诉、侦查阶段都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犯罪嫌
刑事辩护的类型有:自行辩护,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进行的辩护;委托辩护,即犯罪嫌疑人委托律师或者近亲属等进行的辩护;指定辩护,即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被告人,或者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应当为其指定
刑事辩护人的权利有: 1、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进行辩护; 2、代理申诉、控告; 3、提供法律帮助; 4、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5、会见通信权、调查取证权; 6、辩护人在合法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等。
刑事辩护人权利有: 1、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进行辩护; 2、提供法律帮助; 3、代理申诉、控告; 4、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5、会见通信权、调查取证权; 6、辩护人在合法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等。